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务必做到“四个坚持”
审计理论只有在审计实践中经过反复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才能向前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保障国计民生。
一是务必坚持人民至上。人民至上与审计监督有必然关系。审计法赋予审计的监督职责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健康发展。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重点关注民生领域的项目和资金,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树牢群众观点。人民赋予了审计权力,审计应敢于顶真碰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百姓心为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持民生无小事的原则,坚决同民生领域的腐败作斗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能持续。
二是务必坚持守正创新。《“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强调要“创新审计理念思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立足经济监督,胸怀“国之大者”,在全面梳理被审计单位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改革方向,职责履行、业务运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领导干部职责分工和行业特点,搜集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党委、政府对该行业该领域的政策意图,做到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找准被审计领导干部责任落实的重要环节,对审计能揭示什么问题、能提出什么建议、能促进什么发展进行预判,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数、落点稳准。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才能不断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研究,才能不断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审计实践和审计制度创新发展。
三是务必坚持问题导向。审计是通过揭示问题,发现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要坚持问题导向,依法依规审计,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提炼。对领导干部的定责应紧扣其任职期间的权力运行,研究其执政思路和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后果,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来综合研判,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预防和化解经济风险、推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运行中的作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
四是务必坚持系统观念。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现场,要紧扣经济责任,聚焦被审计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围绕领导干部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分配、管理和使用权,系统查出定责问题和审计过程中立行立改问题数量占问题总数比例,做到经济责任审计重点与被审计领导干部工作重点高度统一,审计查出问题与领导干部履职尽责高度统一。要坚持系统观念对领导干部进行评价,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账本看审计,跳出审计看经济”,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这条线提炼总结,分类归纳,把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的主要工作研究深研究透,才能摸清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才能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审计结果才能为决策者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