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制度完善”双轮驱动 力促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为全面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六安市审计局切实做好审计工作“下半篇文章”,坚持“同题共答”,促进问题系统治理,推动审计成果转化。在督促职业院校审计整改过程中,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分类施策、制度完善及部门协作,有效推动了学院规范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压实整改责任,强化部门协作。根据审计建议,学院成立了专项整改领导小组,由学院主要负责人牵头推进整改,明确责任分工。审计组全程跟踪指导,“一题一策”细化整改方案,针对问题的性质和紧迫性采取差异化整改措施,指导学院建立审计整改工作管理制度,完善常态化审计整改工作运行机制,持续防范风险、堵塞漏洞。同时加强与人社部门的沟通协作,联合指导整改,形成工作合力,贯通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
聚焦政策执行,坚持实事求是。审计发现问题涵盖学院招生、校企合作、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学生实习、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重点领域,指出了学院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监管盲区和不规范现象。审计组与学院充分沟通,及时掌握整改进度,分析研判、协调解决整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督促学院组织相关处室、系部全面学习研究《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职业教育有关政策精神及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以事实和规定为依据,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查找症结,促进审计整改措施落实落地。
推动制度完善,确保常态长效。审计组从完善职业教育政策制度体系、夯实职教事业健康发展基础、强化学院内控管理建设等方面对照问题指导整改,推进学院查漏补缺,修订完善校企合作章程等制度10项,出台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等制度20余项,健全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建立协议签订审核流程、合同款项支付审核机制,编制采购管理办法和招标工作负面清单,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明确权限边界,有效提升了学院的政策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规范性,避免“屡审屡犯”。(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科 朱曼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