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精准“把脉” 筑牢资金安全防线
近期,在开展卫健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运用“预算编制+执行监控+绩效评价”三位一体审计机制,靶向发力,着重对卫生健康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监督。
谋划先行,明确审计重点。系统梳理国家卫生健康政策文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重点关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重大传染病防控、卫生人才培养等资金使用领域。调取卫健部门预算编制、资金分配台账、项目绩效管理等信息,分析识别资金滞留、挪用、绩效虚高等风险点。
延伸调查,深挖管理漏洞。立足“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结合卫生健康专项资金政策性强、覆盖范围广、民生关联度高等特点,通过调阅预算下达文件、资金拨付凭证及项目实施档案,核查资金流向是否与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设备采购等政策目标相匹配。对财政部门、卫健主管部门、医疗机构逐级穿透,对监管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延伸审计,核查资金是否足额直达末端。查阅项目实施过程文字、图片、清单等记录,与财务支出附件资料进行比对,核查资金使用是否真实合规。
聚焦风险,密织监督网络。针对资金分配碎片化、使用合规性不足等风险,审计组锁定三大核心领域:一是资金分配科学性,审查是否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是否体现区域卫生资源配置需求、人口健康指标等;二是资金使用合规性,严查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问题,核实是否存在超范围列支人员经费等违规情形;三是绩效目标达成度,结合职业健康监测、传染病防控数据等量化评估,依据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核查是否按要求进行组织管理,资金投向与工作任务是否一致,资金数量与服务质量是否匹配。(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科 朱曼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