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审计局“四变化”创新审计组织方式
近期,市审计局在对市城投公司实施的财务收支审计中,面对该公司业务范围广、资金体量大、层级链条长、涉及子公司众多等复杂情况,突破传统审计模式瓶颈,以“四变化”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显著提升审计质效,有力保障审计目标实现。
一、审前准备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针对审计项目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的特点,摒弃泛泛而谈的审前调查模式。由审计组长牵头,组织业务科室与主审提前介入,通过系统梳理城投公司及下属重点子公司业务架构、核心业务流程、关键风险领域及历史审计资料,编制《审前调查明细台账》。结合政策法规与行业特点,访谈公司高管及业务骨干,外部调研市财政、市长热线等部门,精准研判审计重点与突破口。聚焦“债务风险管控”、“砂石经营管理”等审计重点,科学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有效压缩审计现场时间,为后续高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过程取证变“单兵作战”为“多方联动”。审计实施阶段,坚决打破“就账查账”局限。一方面,审计组坚持深入一线、实地勘察、多方求证,力求获取真实、准确、完整的第一手证据资料,确保问题查深查透。另一方面,在发现重大违规违纪问题线索时,第一时间按程序与市纪委监委进行信息互通、会商研判,确保线索移交顺畅、处置及时、形成监督合力。对审计过程中的重大事项,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依法依规稳妥推进。
三、技术应用变“传统手段”为“智能赋能”。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着力提升审计穿透力和效率。在本次审计中,试点引入AI智能分析工具(如“豆包”、“DeepSeek”等),利用其强大的关联搜索与智能问答能力,帮助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快速查找违反法律法规条例等,切实提升审计监督质效。
四、成果沟通变“单向反馈”为“深化会商”。始终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理念,高度重视与被审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良性互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边审计、边沟通、边核实”,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及相关方面的解释说明与反馈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审慎判断,确保审计发现问题事实清晰、证据确凿、定性准确、依据充分、建议可行。这种贯穿始终、深度互动的沟通方式,有效化解了分歧,增进了理解,显著提升了审计结论的公信力与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度,为审计整改落实和成果有效转化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实施“四变化”创新组织方式,在本次审计中有效克服了项目复杂挑战,实现了审计过程更顺畅、问题揭示更精准、监督合力更凸显、审计成果更扎实的目标,为今后开展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审计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服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审计力量。(企业科 戴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