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驱动+跨部门协同破局,筑牢残疾人事业发展“安全防线”
为规范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保障资金使用安全高效,推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与服务体系优化完善,审计部门聚焦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服务体系运行,及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全流程,开展审计监督,旨在揭示风险隐患、推动问题整改,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审计支撑。
通过审计核查,共揭示残疾人事业领域各类问题21项,涉及问题金额1402.63万元。 针对审计发现的某医院涉嫌虚构住院、门诊治疗套取医保基金问题,已依法将案件线索移送至市医保局处理;同时,结合问题根源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3条,推动部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一、数据驱动审计,提升监督效能。针对残疾人业务属地化管理(乡镇/街道承办)、覆盖范围广(四县三区)的特点,审计部门摒弃传统人工核查模式,坚持“数据先行”,构建大数据审计分析模型。通过跨部门采集民政(死亡人员、特困供养)、人社等数据,与残疾人证管理库、补贴发放清单、就业帮扶名册等数据交叉比对,精准锁定残疾证未及时注销、死亡人员超发补贴、违规纳入就业补助等问题,大幅提升审计效率与精准度。
二、深化跨部门协同,拓宽监督维度。审计部门主动梳理残疾人保障领域关联单位如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的数据资源,明确数据共享清单与比对规则,从多源数据中挖掘审计突破口。通过将特困供养、孤儿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系统数据,与残疾人各类补贴发放信息关联分析,有效排查出政策覆盖不全、待遇重复享受等问题,强化审计监督的全面性与穿透力。
三、做实实地核查,筑牢质量防线。为验证政策落地实效与资金使用真实性,审计人员实地走访享受无障碍改造政策的残疾人家庭,现场查验改造内容、工程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部分改造项目内容单一,如仅配发洗浴垫、四角拐杖即完成改造;资源分配不均衡,如条件较好家庭获超额补助,重度残疾人家庭核心需求未满足等政策执行偏差问题。
四、 畅通受益人渠道,延伸监督末梢。审计部门通过电话调查、现场询问等方式,直接与享受康复服务的残疾儿童家长沟通,核验康复服务真实性与满意度。该方式有效触及政策受益末端,不仅验证了康复服务落地成效,更成功发现某医院涉嫌套取医保基金的关键线索,发挥了“最后一公里”监督作用。(经责中心 郭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