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审计监督 全力护航学生营养改善
近日,六安市审计局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中,聚焦责任落实、资金使用、食材采购、安全卫生等关键环节,切实维护广大学生切身利益,致力于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公平。
筑牢资金安全防线,守护营养改善计划“第一公里”。审计人员全面梳理营养改善计划相关政策、制度标准,重点关注相关部门权责划分和工作机制运行情况,将政策落实的源头——资金申请与分配作为首要审计关口。依托大数据技术锁定受益学生基数,通过交叉比对学籍管理系统、实际在校生名册与膳食补助实名制台账,确保每一分钱都对应一名真实的学生,从源头上杜绝虚报冒领。同时,聚焦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分配机制的公平性,严格审查补助标准执行情况,确保资金分配科学、公正,助推营养改善计划政策落地落实。
严查资金使用末端,确保每分钱都“吃”进学生嘴里。审计紧盯资金使用的最终环节,确保政策执行不变形、不走样,让补助资金全部转化为学生餐盘中实实在在的营养。“从账本到餐盘”全流程跟踪核查,精准审查每一笔支出的真实性与合规性。通过核对支出凭证与采购单据、配送记录、入库验收资料及每日用餐学生名单,审查资金是否全部用于食材采购,重点排查虚开发票、编造名单套取资金等问题,以及是否存在将补助资金用于支付食堂水电煤气费、人员工资等非直接膳食支出的情况。同时严格测算生均供餐成本,通过成本结构分析与市场价格复核,验证实际供餐支出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供餐基础标准,确保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推动营养改善计划真正惠及每一位农村学生。
聚焦采购与支出效能,让学生每一餐都“物有所值”。让学生不仅“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营养”,审计人员坚持绩效导向,将审计视角从“钱是否花对”延伸至“花得值不值”。在食材采购环节,深入审查招标程序的规范性与采购结果的公允性,推动建立优质优价、阳光透明的采购机制,从源头保障学生餐食质量与安全。在食材配送环节,查看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谨防通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违规加价等方式骗取财政补贴,影响供餐质量。在资金支出环节,结合食材、人员和可预见的后续支出成本等,测算资金的需求量和结余水平,核实膳食补助财政资金和学生自身缴纳的伙食费有无挤占或挪用,切实维护学生“舌尖上”的利益。
服务政策长效落实,助力营养改善“行稳致远”。审计监督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守护资金安全,更是为了推动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精准落地、持续生效。通过实地查看食堂操作、核查食品留样、科学分析食谱营养成分,关注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的落实和餐费结算情况,以及食材采购验收、食品贮存加工等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推动优化供餐模式、健全管理制度、压实主体责任。确保每一笔补助资金、每一份学生餐食,都切实转化为农村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让营养改善计划真正成为滋养乡村未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坚实基础,为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贡献审计力量。(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科 朱曼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