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全过程审理全覆盖
筑牢审计质量生命线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5-11-12 15:57
字号: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上级审计机关对审计质量控制作出系列部署。2025年,六安市审计局紧紧围绕“保质量、防风险、促成果、树权威、提效率”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全过程审理全覆盖,全面落实“科学规范提升年”活动要求。

一是健全机制,全流程管控夯实质量根基。年初市本级审计项目计划确定后,及时组织开展现场审理试点,选取首批7个预算执行审计项目作为试点对象,印发现场审理工作机制文件,明确现场审理对象、时间及内容,形成现场审理可操作规程。出台《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试行)》,进一步健全全流程工作机制,压实审计质量分级责任,细化审理职责、权限与程序。明确全过程审理必须涵盖的三个关键环节:一是项目实施前,对审计通知书、实施方案及审前调查记录开展前置审理;二是在审计组现场结束拟撤场前,对工作方案与实施方案落实、审计取证与底稿编制、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初稿等开展现场审理;三是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上业务会集体审定前,对项目全部资料、审计移送处理书及审计决定等进行全面审理,全过程审理机制日趋完善。

二是精准实施,多维度把关提升项目质效。截至目前,市本级所有项目均实现全过程审理,出具现场及二次审理意见书38份,提出完善证据、落实方案、修正定性、深化核查等审理意见380余条,审理意见采纳率达94.73%。针对国企财务收支审计、农业类资金专项审计调查等重点项目,根据审计组需要开展“嵌入式”审理,在移送事项确定、重大问题取证及被审计单位意见反馈等环节提前介入,深入掌握移送事项内容及反馈采纳等审计现场“活情况”。审理中持续强化流程审核,严把程序关、证据关、处理关,确保逻辑严谨、数据准确、证据合法适当;突出成果审核,精准把握事实准确性、证据充分性、定性恰当性、处理合法性及建议可行性,确保定性定责客观精准、整改要求科学可行、审计建议务实管用;注重全程沟通协调,与业务部门、审计组保持充分交流,在全面掌握项目全貌基础上提出客观可行意见,推动分歧化解、共识形成,有效发挥审理对审计成果质量的提升作用。

三是闭环管理,常态化反馈促进持续优化。为每个审理项目建立审理台账,详细记录审理情况,实现可追溯、可检查。定期跟踪审理意见采纳与落实情况,规范汇总归档,确保意见落地见效,形成审理闭环管理。阶段性审理结束后,对照审计项目质量负面清单管理办法,将审理发现问题纳入负面清单并在业务会通报,同步关联个人年度绩效考核。收集审计组对审理意见的采纳情况,复盘剖析、持续改进,形成统一审理标准。梳理汇总同类问题的表述、定性及处理结果,为后续审计项目提供规范参考。不定期将审理常见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案编印成册,形成审理常见问题答疑清单,反馈至审计组对照参考,做到防患未然。将全过程审理经验延伸推广至县区审计机关,助力解决基层审理力量薄弱、质量不高等实际问题。(审理科 卢兴全)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