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故事—《加油卡—“揩油卡”》
序曲
岁暮天寒,冬天的寒意在每一寸空气中弥漫,下了几场大雪,仿佛是时光之神悄然拉上了一年的大幕,一年时光,就这样悄悄走向了尾声。HQ县审计局当年的审计项目都已经结束,大家都在忙着收尾工作。接到县委巡察组即将进驻县民政局开展巡察的通知,HQ县审计局决定将下一年度开展的县民政局主要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提前,与县委巡察组同步进行。审计组由经验丰富的冯组长带队,主审小刘、成员小陈和小余分工协作。
进驻前夕,冯组长组织大家召开了审计小组讨论会,“此次县民政局主要领导任期经责审计项目开始的有些突然,但大家也要充分做好准备,县民政局涉及养老、殡葬、社会救助等多个领域,你们一定要紧盯每个环节,严格按照审计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
“根据前期的调查了解,县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殡仪馆属于独立核算单位,且多年未接受过任何检查,我认为可以延伸至县殡仪馆开展审计。”主审小刘拿着收集来的资料说到。
“可以,明天到县民政局让他们通知县殡仪馆准备审计需要的资料。”
审计进驻,发现异常
县殡仪馆送来的资料全都堆在审计组在县民政局的临时办公室里,小刘喝了一口热水,继续翻阅着会计凭证,突然一张汽油消费单映入眼帘,她记得之前调查了解到县殡仪馆搬迁新址后,因新址较远,为方便工作人员上下班,安排了一辆柴油客车承担了所有员工的通勤任务。
“殡仪馆只有一辆柴油客车,怎么会有汽油消费?”小刘敏锐地察觉到问题。
冯组长眉头瞬间锁紧,直觉告诉他,平静的账面下必有暗流。“你们立马把县殡仪馆这几年加油卡的充值记录和消费记录统计汇总出来,看看汽油消费一共有多少。”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冬日的天本来就黑的很早,临时办公室里依然亮着灯,暖气不足的房间里呵气成霜。小刘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指,哈出一口白气,继续翻看堆积如山的账本。她的眼镜片上凝了一层薄雾,时不时要摘下来擦拭。
小陈裹紧了羽绒服,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指尖冻得发红。她时不时跺跺脚,让血液循环起来。“这鬼天气,空调开了跟没开一样。”她小声嘀咕着,却仍盯着屏幕,一行行录入数据。
小余捧着热茶杯暖手,杯里的热气在冰冷的空气中袅袅上升,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疑点,有些字迹因为手抖而略显歪斜。
“再坚持一下,”冯组长翻着资料头也不抬地说,“把金额统计出来再收工。”桌角的保温杯里,茶水早已凉透,杯底沉淀着几片泡发的茶叶。
随着求和键的按下,小刘站起身揉了揉发酸的颈椎:“冯组,统计好了!2019至2023年,这张加油卡累计充值25万,消费竟高达25.69万元,柴油仅占16.08万,其余近10万,全是汽油!”
“冯组长,”小余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柴油车,却一直在‘喝’汽油?”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明天先找出纳会计王某了解一下情况,大家今天辛苦了,外面路上结冰了,回家要注意安全。”
顺藤摸瓜,初露端倪
第二天一早,王某准时出现在审计组临时办公室里,听到审计组询问加油卡的事,倒吸了一口冷气,故作镇静地回答,“这张卡是办在副馆长胡某的名下,由他负责管理,包括加油卡的办理、充值与圈存等。这种主卡下还办理了12张副卡。”
审计组了解情况后决定深入调查,立刻兵分两路:小刘和小陈紧盯加油卡的消费明细,负责核查加油卡的实际使用人;小余则走访殡仪馆职工,了解公车管理情况,实地核查车辆配置与真实油耗。调查之后发现部分副卡的消费地点并非殡仪馆附近,而是分布在县城各处加油站。小余在与几名老职工闲聊时,有人无意间提到:“胡馆长以前管车的时候,经常拿加油卡给自己和王会计的车加油。”
“这些副卡可能被人私用了。”冯组长分析道。目标悄然聚焦在持有加油卡的副馆长胡某身上。冯组长从民政局工作人员通讯录里找到了胡某的联系方式,“胡馆长,你现在方便过来吗,我想跟你聊一聊加油卡的事。”胡某回答道:“方便,方便,我现在立刻过去。”
在审计组临时办公室里,胡某仿佛有备而来,面色平静如常,解释那些汽油消耗为“临时调度其他车辆”或“工作应急所需”。面对审计组递来的加油卡消费明细,他眼神闪烁,推说时间久远,记忆模糊。
审计组转向其他持卡人进行外围突破,当问及一张尾号1360的副卡时,工作人员无意提及:“这卡?胡馆长私下给过唐馆长,唐馆长自己开车用的吧。”另一位职工则说:“以前杨馆长在的时候,大家心照不宣,反正油卡的钱又不是个人的。”这轻描淡写的一句,瞬间撕开了看似严密的伪装。审计组顺藤摸瓜,锁定了杨某某、王某、唐某某等关键人物。
锁定证据,真相大白
小刘和小余通过调取加油站监控记录(在纪委协助下)和车辆登记信息,发现胡某名下有一辆私家车,而加油卡消费记录中,多次出现与其私家车车牌号匹配的加油记录。此外,他们还发现另外几张副卡的消费规律与殡仪馆其他领导的私家车高度吻合。
审计组决定先突破一个关键人物,再找出纳会计王某谈话。起初,王某矢口否认,坚称“加油卡都是公车在用”。但当小刘拿出具体的消费时间、地点和金额,并对比王某私家车的行驶轨迹时,王某终于松口:“是胡馆长给我的卡……唐馆长也知道这事。”至此,人证物证俱在。
铁证如山,胡某的心理防线终于溃决。在审计组的追问下,他颓然靠在椅背上,供述如开了闸的洪水,将一桩精心编织的集体贪墨案冲刷出来:
“他自己的贪婪”:胡某从2016年手握加油卡管理大权开始,尾号5539和1359的副卡便成了他私家车的“专属粮仓”,七年悄悄“喂”进去4.75万元公帑。
“腐蚀的起点”:为拉时任馆长杨某某“下水”并换取默许,他主动奉上一张尾号5575的副卡。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2.25万元公款化作杨某私车的动力。
“堵嘴的交易”:2016年8月,为避免私用加油卡事情暴露,时任馆长杨某某竟授意胡某“打点”出纳王某,意图封住监管之口。两张副卡(尾号8049、1361)相继送出,1.2万加1万,合计2.2万元公家油料流入了王某的油箱。
“编织的关系网”:2020年4月,胡某为笼络唐某某,又一枚尾号1360的副卡被递出,2020年5月至2023年11月圈存2万元,成了胡某维系这张腐败网络的润滑剂。
案件移交,严肃处理
灯光下,审计组最终核实的数字触目惊心:胡某及其同谋编织的这张油卡腐败之网,共侵吞公车加油费11.2万元之巨!
胡某在担任HQ县殡仪馆工作人员、办公室主任、副馆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私用公车加油费11.2万元。审计组将问题线索移送县纪委监委,经查,唐某某、胡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涉嫌贪污,另有受贿等犯罪行为,被县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后给予二人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对其涉嫌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杨某某、王某等人立案审查,涉案资金全部追缴。
尘埃落定,审计发现的问题如一把精准锋利的手术刀,挑破了HQ县殡仪馆油卡管理溃烂的脓疮,不仅详述了胡某等人合谋鲸吞11.2万元公款的路径,更深挖根源,直指油卡管理长期存在的巨大漏洞:主副卡泛滥、使用全无监管、核销形同虚设。
公车加油卡的问题引发震动,县民政局痛定思痛,以案为鉴,火速制度整改,堵塞漏洞,出台新规:公务用车加油实行“一车一卡、对号定点”,专人管理,消费记录每月公示,杜绝“公私混用”,堵死了每一处可能渗漏的缝隙。
审计启示
“小油卡”也能挖出“大蛀虫”。一张小小的加油卡,看似不起眼的涓滴之流,却因监管的松懈,在漫长时日里悄然蚀穿公帑的堤坝。审计组从异常数据入手,通过数据比对、人员访谈和外围调查,层层突破,最终揭开了一场持续八年的“集体揩油”乱象。这警示我们:微末之处的失守,往往是贪欲滋长的温床。唯有织密制度的铁网,让每一次公权的行使都暴露在阳光之下,才能让那些试图在阴影里做手脚的手,无所遁形,也才能守住公共利益的每一寸根基。(霍邱县审计局 刘祥玉)